大家好,小中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筷子的历史及文化寓意,筷子的历史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据说,世界上共有三种吃东西的方式,直接用手拿东西吃的占百分之四十,用刀叉的占百分之三十,还有百分之三十则用筷子。
2、 筷子,是中国人的一大发明。
3、早在3000多年前的殷商时代就开始命名用筷子,不过最初并不叫“筷”。
4、据古文献记载,那时人们把筷子称为“箸”或“夹(上加竹旁)”。
5、在公元六、七世纪时,筷子也被称为“筋”。
6、“筷”这个称呼是怎么出现的呢?据文献记载说,中国东部江南一带的人认为“箸”和“住”的发音是一样的,在江边行船的人很忌讳“停住”,就取反意叫“箸”为“快”。
7、到公元10世纪的宋朝,人们又在“快”上加了“竹”头,因为筷子大都用竹子做成的缘故。
8、于是,中国人发明的这件食具就有了现在大家都知道的名字“筷”。
9、 筷子是如何发明的呢?有人推测,远古人烤东西吃时,随手折两根树枝或竹枝,用来夹着吃,这样既不烫手,又能趁热吃到美味,于是就演变成了筷子。
10、筷子的结构极为简单。
11、从形状来说,是两根小细棍,中国的筷子是上粗下细,上方下贺,这种造型的优点是拿起来方便,不容易滑,也不容易转动放在桌子上不会滚,夹菜入口的一端光滑圆润不会伤着唇吞。
12、筷子传到日本后,日本人将筷子做成圆锥形,这是因为日本多食生冷食物,如生鱼片之类,用这种筷子更方便。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