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识问答 >

遍插茱萸少一人少一人指的是谁及原文

2025-07-12 22:41:32

问题描述:

遍插茱萸少一人少一人指的是谁及原文,有没有人能救救孩子?求解答!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12 22:41:32

遍插茱萸少一人少一人指的是谁及原文】一、

“遍插茱萸少一人”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在重阳节时,因身处异乡而思念家乡亲人的情感。

其中,“少一人”指的是诗中提到的“兄弟”,即诗人的弟弟。因为当时诗人独自在外,无法与家人一同登高、佩戴茱萸,所以感到家中少了一个人,也就是他自己。

以下为原文和解析:

二、原文及解析

项目 内容
诗句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出处 唐代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作者 王维(701年-761年),字摩诘,唐代著名诗人、画家
背景 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传统习俗有登高、佩茱萸等
解析 诗人想象家乡的兄弟们在重阳节登高时,都佩戴了茱萸,但唯独少了自己,表达思乡之情
“少一人”指 诗人自己,即“我”不在场,因此“少一人”

三、内容说明

“遍插茱萸少一人”中的“少一人”,并非指某一个具体的人,而是指诗人自己。因为他在外漂泊,无法与家人共度佳节,所以才觉得“少了一人”。

这种情感表达非常细腻,体现了古人在节日时对亲情的珍视和对远方亲人的牵挂。

四、拓展理解

- 茱萸:古代重阳节的一种象征性植物,被认为有驱邪避灾的作用。

- 山东兄弟:这里的“山东”不是今天的山东省,而是指诗人的故乡——山西永济,位于黄河以东,故称“山东”。

- 重阳节:又称“老人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有着登高、赏菊、饮菊花酒等习俗。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遍插茱萸少一人”不仅是一句诗,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反映了古人对家庭和亲情的深厚感情。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