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高骛远的意思是什么】“好高骛远”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过高、不切实际,缺乏脚踏实地的态度。这个成语在日常生活中被广泛使用,尤其在评价他人或自我反思时,常常用来指出目标设定不合理的问题。
一、成语解释
成语:好高骛远
拼音:hào gāo wù yuǎn
出处:《汉书·东方朔传》:“夫乐而不乱,复而不厌,动而不过度,是以君子履之。”后世引申为“好高骛远”。
释义:
“好高”指的是追求过高的目标;“骛远”是指追逐遥远而难以实现的理想。整体意思是:不切实际地追求过高的目标,忽视了现实条件和基础。
二、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别 | 词语 |
近义词 | 志大才疏、不切实际、脱离现实 |
反义词 | 脚踏实地、实事求是、务实 |
三、用法与语境
“好高骛远”通常用于批评那些不根据自身能力或实际情况,一味追求遥不可及目标的人。它也可以用于自我提醒,避免盲目乐观、脱离现实。
例句:
- 他总是想一步登天,结果一事无成,真是好高骛远。
- 做事要脚踏实地,不要好高骛远,否则容易失败。
四、成语故事(简略)
“好高骛远”最早出自《汉书》,原意是劝人不要追求虚无缥缈的东西,而应注重实际。后来,这一成语逐渐演变为对不切实际行为的批评。
五、总结
内容 | 说明 |
成语含义 | 不切实际地追求过高的目标,忽视现实基础 |
拼音 | hào gāo wù yuǎn |
出处 | 《汉书·东方朔传》 |
用法 | 批评或自省,强调目标设定应符合实际 |
近义词 | 志大才疏、不切实际 |
反义词 | 脚踏实地、实事求是 |
总之,“好高骛远”提醒我们,在追求理想的同时,也要结合现实,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才能真正走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