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歌舞几时休全诗】“西湖歌舞几时休”出自南宋诗人林升的《题临安邸》,原诗为:
> 山外青山楼外楼,
> 西湖歌舞几时休?
> 暖风熏得游人醉,
> 直把杭州作汴州。
这首诗通过描绘西湖边的繁华景象,讽刺了南宋朝廷在偏安一隅后沉溺于享乐、不思进取的腐败风气。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现实的不满。
一、诗歌背景总结
项目 | 内容 |
作者 | 林升(南宋时期) |
诗名 | 《题临安邸》 |
创作背景 | 南宋偏安江南,统治者沉迷享乐,不思恢复中原 |
主题思想 | 讽刺当权者苟安偷生,批评社会奢靡之风 |
艺术手法 | 借景抒情、对比、反问 |
诗中关键词 | “西湖歌舞”、“暖风”、“游人醉”、“杭州作汴州” |
二、诗句解析
1. “山外青山楼外楼”
描绘了西湖周边层层叠叠的青山和楼阁,展现了江南的秀丽风光,也暗示了奢华的生活环境。
2. “西湖歌舞几时休”
这是全诗的点睛之笔,以反问的形式质问:西湖边的歌舞何时才能停止?表达出诗人对朝廷沉醉享乐的不满与忧虑。
3. “暖风熏得游人醉”
“暖风”象征着舒适安逸的生活环境,“游人醉”则暗指达官贵人们沉迷于享乐,失去了斗志。
4. “直把杭州作汴州”
“汴州”是北宋的都城,而“杭州”是南宋的都城。诗人借此讽刺南宋统治者将杭州当作汴州,忘却了国耻家仇,只顾眼前的安逸。
三、诗歌意义与影响
- 历史意义:该诗反映了南宋时期政治腐败、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具有强烈的历史批判性。
- 文学价值:语言简练,情感深沉,是宋代讽喻诗的代表之作。
- 现实意义:至今仍被用来警示人们不要沉溺于享乐,要居安思危,保持清醒的头脑。
四、总结
《题临安邸》是一首充满忧国情怀的诗作,通过描写西湖的繁华景象,揭露了南宋朝廷的腐朽与堕落。它不仅是文学上的佳作,更是历史的一面镜子,提醒后人铭记历史、珍惜当下。
项目 | 内容 |
诗歌类型 | 古体诗/讽喻诗 |
作者风格 | 简洁含蓄,富有讽刺意味 |
诗歌主题 | 批判腐败、忧国忧民 |
现代启示 | 提醒人们勿忘历史教训,保持警觉 |
如需进一步分析其他古诗词或了解相关历史背景,欢迎继续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