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总则什么时候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标志着我国民事法律体系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民法总则作为《民法典》的总则部分,自2017年10月1日起正式施行。
下面我们将从多个角度对“民法总则什么时候起施行”这一问题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直观展示相关信息。
一、
《民法总则》是中国《民法典》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作用在于确立民法的基本原则、调整民事主体之间的关系、规范民事行为等。该法于2017年3月15日由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经过近半年的准备和宣传后,于2017年10月1日正式实施。
民法总则的施行,不仅为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也进一步推动了我国法治建设的进程。它与后来颁布的《民法典》各分编共同构成了完整的民事法律体系。
二、关键信息表格
项目 | 内容 |
法律名称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 |
颁布时间 | 2017年3月15日 |
实施时间 | 2017年10月1日 |
立法机构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
法律地位 | 《民法典》的总则部分 |
主要作用 | 明确民事基本原则,规范民事主体行为,保护民事权利 |
延伸意义 | 为后续《民法典》各分编的实施奠定基础 |
三、相关背景补充
在民法总则实施之前,我国的民事法律主要分散在《民法通则》《合同法》《物权法》等多个单行法律中,存在结构松散、内容重复等问题。民法总则的出台,是对原有民事法律体系的一次系统整合和优化,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此外,民法总则的实施也为司法实践提供了统一的标准,有助于提高法律适用的一致性,增强社会公众对法律的信任感和安全感。
四、结语
“民法总则什么时候起施行”这个问题的答案已经明确:2017年10月1日。这一日期不仅是法律生效的时间点,更是一个法治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随着《民法典》的全面实施,民法总则所确立的原则和制度将在未来的社会治理和公民生活中发挥更加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