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睚眦必报什么意思】“睚眦必报”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人对极小的仇恨或不满都不轻易放过,一定要报复。这个成语源自古代,带有强烈的贬义色彩,通常用于批评那些心胸狭窄、报复心强的人。
一、成语释义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睚眦必报 |
拼音 | yá zì bì bào |
出处 | 《史记·范雎蔡泽列传》:“一饭之德必偿,睚眦之怨必报。” |
释义 | 对极小的仇恨或不满都一定要报复,形容人报复心强,心胸狭窄。 |
用法 | 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
近义词 | 计较小事、恩怨分明、以牙还牙 |
反义词 | 宽宏大量、宽容大度、不计前嫌 |
二、成语来源与演变
“睚眦必报”最早出自《史记》,原文是“一饭之德必偿,睚眦之怨必报”,意思是:即使是吃一顿饭的小恩情也要回报,即便是瞪一眼的小仇也要报复。这说明古人对于人际关系中的恩怨非常重视,尤其是对微小的伤害也不轻易放过。
在后来的文学作品和日常使用中,“睚眦必报”逐渐演变为一个带有强烈贬义的成语,用来批评那些过于计较、报复心强的人。
三、使用场景与例子
场景 | 示例 |
批评他人报复心强 | 他总是睚眦必报,连同事多看了他一眼都要找借口发火。 |
描述人物性格 | 她从小就睚眦必报,长大后成了一个难以相处的人。 |
文学描写 | 小说中反派角色常常被描写为睚眦必报,心狠手辣。 |
四、总结
“睚眦必报”是一个具有明显贬义的成语,强调对微小的矛盾或不满也绝不容忍,一定要报复。它来源于古代典籍,常用于批评那些心胸狭隘、报复心强的人。虽然在某些情境下可以体现一个人的正义感,但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个词更倾向于表达一种消极的性格特征。
如需进一步了解类似成语或相关历史背景,可继续查阅《史记》等古典文献,或参考现代汉语词典及成语词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