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网恢恢疏而不漏这句话中的疏是什么意思】“法网恢恢,疏而不漏”是一句常见的成语,常用来形容法律的威严和公正,强调即使犯罪行为看似可以逃脱惩罚,但最终也难逃法律的制裁。然而,很多人对其中的“疏”字含义并不清楚,容易产生误解。
一、
“法网恢恢,疏而不漏”出自《老子》第七十三章:“天网恢恢,疏而不失。”后来演变为“法网恢恢,疏而不漏”,用以比喻法律的严密与无处不在。这里的“疏”并不是指“疏忽”或“稀疏”,而是“宽松”的意思。整句话的意思是:法律像一张大网,虽然看起来有空隙(疏),但实际上不会让任何一个罪犯逃脱(不漏)。
在古代,“疏”常用于表示“宽松”、“稀疏”之意,如“疏密有致”、“疏而不漏”。因此,在“法网恢恢,疏而不漏”中,“疏”并非贬义,而是强调法律虽有漏洞,但最终不会放过任何一个罪行。
二、表格展示
词语 | 含义 | 在句中解释 | 常见误读 | 正确理解 |
法网 | 指法律 | 比喻法律体系 | 法律条文 | 法律的全面性和权威性 |
恢恢 | 宽广的样子 | 描述法网的广阔 | 疏松 | 形容法律覆盖面广 |
疏 | 宽松、稀疏 | 表示法网虽有空隙 | 疏忽、疏漏 | 强调法律虽有缝隙,但不会漏掉任何罪人 |
不漏 | 没有遗漏 | 指法律执行的彻底性 | 没有错漏 | 表示法律的严谨和不可逃避 |
三、延伸说明
“法网恢恢,疏而不漏”不仅用于法律领域,也可引申为对人生、道德、因果等的思考。它提醒人们,无论多么隐蔽的行为,最终都会被揭示出来,因此做人应遵纪守法、诚实守信。
同时,这句话也体现了中国古代哲学中“天道昭昭”的思想,即天地之间自有其规律和秩序,善恶终有报。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疏”在这里是一个关键的词,它的正确理解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把握这句成语的深层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