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衣莫起风尘叹典故】“素衣莫起风尘叹”出自宋代诗人陆游的《书愤》,原句为:“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无奈与对归乡的渴望。在古代文人中,“素衣”象征着清白、高洁,而“风尘”则代表世俗的纷扰和人生的坎坷。整句诗意在劝诫人们不要因世事艰难而叹息,应保持内心的宁静与坚定。
一、典故出处
项目 | 内容 |
出处 | 宋代陆游《书愤》 |
原文 |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
作者 |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 |
时代 | 南宋 |
二、诗句解析
- 素衣:指白色的衣裳,象征纯洁、清白,也常用来比喻士人的高洁品格。
- 莫起风尘叹:不要因为世间的纷扰而叹息。风尘代表尘世的喧嚣与苦难。
- 犹及清明可到家:还可以趁着清明时节回到家乡,表达一种希望与慰藉。
整句诗既是对现实的感慨,也是对未来的期许,体现出诗人虽身处困境,仍不失希望与坚韧的精神。
三、历史背景
陆游生活在南宋时期,国家内忧外患,战乱频繁。他一生志在收复中原,但屡遭贬谪,壮志难酬。这首诗正是他在晚年所作,反映了他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以及个人理想的失落。
四、文化意义
“素衣莫起风尘叹”不仅是一句诗,更是一种人生哲理。它提醒人们在面对困难时,要保持内心的纯净与坚定,不被外界的风雨所动摇。这种精神在后世文人中广泛流传,成为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
五、相关人物与作品
人物 | 作品 | 简介 |
陆游 | 《剑南诗稿》 | 南宋著名爱国诗人,以豪放悲壮的风格著称 |
范仲淹 | 《岳阳楼记》 | 提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 |
苏轼 | 《定风波》 | 表现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
六、总结
“素衣莫起风尘叹”不仅是陆游对自身境遇的感叹,更是对后世文人的一种精神激励。它强调了在逆境中保持高洁品格的重要性,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坚韧精神。这一典故至今仍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值得我们细细品味与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