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貌岸然什么意思】“道貌岸然”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一个人表面上看起来正直、严肃,但实际上内心虚伪、行为不端。这个成语带有一定的贬义色彩,多用来批评那些言行不一、表里不一的人。
一、成语解析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道貌岸然 |
拼音 | dào mào àn rán |
出处 | 《史记·货殖列传》:“道貌岸然,似是而非。” |
释义 | 表面上装出很正经的样子,实际上内心却很虚伪或狡诈。 |
用法 | 多用于批评人,带有贬义 |
近义词 | 虚情假意、口是心非、两面三刀 |
反义词 | 表里如一、光明磊落、言行一致 |
二、使用场景举例
1. 职场中:某位领导平时在会议上表现得非常正直公正,但私下却利用职权谋取私利,这种人常被同事称为“道貌岸然”。
2. 生活中:有些人表面上对朋友很讲义气,实则背后说人坏话,这种行为也常被形容为“道貌岸然”。
3. 媒体评论:新闻报道中,有时会用“道貌岸然”来形容某些官员或公众人物的虚伪行为。
三、常见误区
- 误用为褒义:有些人误以为“道貌岸然”是形容人有修养、有风度,其实这是错误的理解。
- 混淆近义词:与“道貌岸然”相近的词语还有“假仁假义”,但两者侧重点不同,“道貌岸然”更强调表面的正经,而“假仁假义”更侧重于假装仁慈。
四、总结
“道貌岸然”是一个典型的贬义成语,用来形容那些外表正经、内心虚伪的人。在日常交流中,正确理解并使用这一成语,有助于更准确地表达对他人的评价,同时也提醒我们在为人处世时要真诚、表里如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