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最新规范】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建筑结构的日益复杂,消防安全问题愈发受到重视。为了保障人员在火灾等紧急情况下的安全疏散,国家相关部门不断更新和完善消防应急照明与疏散指示系统的相关规范。2023年发布的《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GB 17945-2023)是当前最新的国家标准,对应急照明与疏散指示系统的设置、设计、施工及维护提出了更加明确和严格的要求。
本文将对最新规范的核心内容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直观展示关键信息,帮助读者快速掌握重点内容。
一、规范主要
1. 适用范围
新规范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的民用建筑、工业建筑以及公共建筑中的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的设计、安装、验收与维护。
2. 系统组成
应急照明系统包括正常照明、备用照明、安全照明和疏散照明;疏散指示系统包括标志灯、方向指示灯、楼层指示灯等。
3. 设计要求
- 应急照明应具备自动切换功能,确保主电源失效时能立即启动。
- 疏散指示标志应清晰可见,位置合理,符合人流动线。
- 系统供电应满足至少90分钟的持续运行时间。
4. 安装与调试
- 所有设备应符合国家强制性产品认证标准。
- 安装过程中需严格按照图纸和技术规范操作。
- 调试后应进行不少于72小时的连续运行测试。
5. 维护管理
- 建立定期检查制度,确保系统处于良好状态。
- 每季度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检测,每年进行一次系统联动测试。
6. 新技术应用
鼓励使用智能控制、远程监控等技术手段提升系统响应速度和管理水平。
二、关键内容对比表(新旧规范)
项目 | 旧规范(GB 17945-2010) | 新规范(GB 17945-2023) |
适用范围 | 主要针对公共建筑 | 扩展至各类建筑(含工业建筑) |
应急照明持续时间 | 不少于30分钟 | 不少于90分钟 |
系统类型 | 分为A类、B类 | 引入C类(智能型) |
标志灯亮度要求 | 一般要求 | 明确最低照度值(≥5 lx) |
控制方式 | 多采用手动控制 | 推广自动控制与智能控制 |
检测频率 | 每年一次 | 每季度一次 + 年度联动测试 |
新技术鼓励 | 未明确提及 | 明确支持智能系统应用 |
三、总结
《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GB 17945-2023)的发布标志着我国在消防应急系统建设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相比旧版规范,新版在系统可靠性、智能化水平、安全性能等方面均有显著提升。各相关单位应高度重视新规范的执行,确保建筑内的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能够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为人员生命安全提供坚实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