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狼居胥勒石燕然是什么意思】“封狼居胥,勒石燕然”是一句出自古代历史典故的成语,常用来形容边疆将领在战争中取得重大胜利,并在边境立下功勋。这句话不仅具有浓厚的历史色彩,还蕴含着深刻的军事和文化意义。
一、
“封狼居胥”和“勒石燕然”分别出自西汉和东汉时期的历史事件,都是关于边疆战功的象征性描述。
- 封狼居胥:源于西汉霍去病北击匈奴的战役。他在狼居胥山(今蒙古国境内)举行祭天仪式,表示对匈奴的彻底击败,是汉朝对外战争中的重要里程碑。
- 勒石燕然:出自东汉窦宪征讨北匈奴的战役。他在燕然山(今蒙古国杭爱山)刻石记功,表示对匈奴的胜利,并留下“燕然勒功”的典故。
这两句话常被用来比喻将士在边疆立下赫赫战功,是古代文人常用以赞扬武将功绩的表达方式。
二、表格对比说明
项目 | 封狼居胥 | 勒石燕然 |
出处 | 《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 | 《后汉书·窦宪传》 |
时间 | 西汉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 | 东汉永元元年(公元89年) |
主角 | 霍去病 | 窦宪 |
战役 | 北击匈奴 | 征伐北匈奴 |
地点 | 狼居胥山(今蒙古国境内) | 燕然山(今蒙古国杭爱山) |
行为 | 祭天封禅 | 刻石纪功 |
含义 | 表示对匈奴的彻底胜利 | 表示对北匈奴的决定性胜利 |
文化意义 | 汉朝强盛的象征 | 中原王朝对北方游牧民族的胜利标志 |
三、结语
“封狼居胥,勒石燕然”不仅是历史上的真实事件,更是中华文化中对英雄气概与军事成就的颂扬。这些典故在后世被广泛引用,成为文人墨客赞颂将士功勋的重要意象,也体现了古代中国对于边疆稳定与国家尊严的高度重视。
如需进一步了解相关人物或战役背景,可继续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