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寸草不留是什么意思】“寸草不留”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连一寸草都不留下”,常用来形容彻底毁灭、不留任何痕迹或残留物。这个成语多用于描述破坏行为的彻底性,比如战争、火灾、自然灾害等造成的严重后果。
一、
“寸草不留”是一个形象化的成语,原意是指草木被完全烧毁或铲除,连一点痕迹都不剩。在现代语境中,它被引申为对某事物进行彻底清除或摧毁,不留任何余地。该成语多用于描述极端破坏行为,也可用于比喻某种态度或行动的彻底性。
二、表格展示
词语 | 寸草不留 |
拼音 | cùn cǎo bù liú |
释义 | 形容彻底毁灭,不留任何痕迹或残留物 |
出处 | 原指草木被烧尽,后引申为彻底破坏 |
用法 | 多用于描述破坏行为或极端手段 |
近义词 | 烧杀抢掠、片甲不留、一干二净 |
反义词 | 保留余地、留有余地、略有存留 |
示例 | 战争结束后,村庄被“寸草不留”,一片废墟。 |
三、使用场景举例
- 战争场景:敌军为了防止敌人反扑,对村庄进行了“寸草不留”的扫荡。
- 自然灾难:一场大火过后,整片森林被“寸草不留”。
- 比喻意义:他在处理问题时非常果断,从不“留情”,可以说是“寸草不留”。
四、注意事项
虽然“寸草不留”表达的是彻底性,但在实际使用中需注意语境,避免误用或引起误解。特别是在正式写作或交流中,应根据上下文判断是否适合使用这一成语。
通过以上内容,我们可以更全面地理解“寸草不留”这一成语的含义与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