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全诗】“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后出塞》其二。这句诗以雄浑壮阔的笔触描绘了边塞战事的肃杀氛围与将士们的英勇形象,是杜甫边塞诗中的经典之作。
一、诗句背景与含义
“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描绘的是夕阳西下时,军营中高高飘扬的大旗被余晖映照,战马嘶鸣,风声呼啸,营造出一种苍凉而悲壮的战场气氛。整首诗通过这一场景,表达了对戍边将士的赞美和对战争的深沉思考。
二、全诗原文及赏析
《后出塞·其二》
——杜甫
> 朝进东门营,暮上河阳桥。
> 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
> 翻身向天笑,浮云蔽白日。
> 不得朝廷意,独自转征衣。
注释与赏析:
- “朝进东门营,暮上河阳桥”:描写士兵日夜奔波于战地,表现出边塞生活的紧张与艰苦。
- “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这是诗中最著名的两句,渲染了黄昏时分的战场氛围,充满悲壮感。
- “翻身向天笑,浮云蔽白日”:象征着英雄的豪情与无奈,以及现实的压抑。
- “不得朝廷意,独自转征衣”:表达了将士们在边关孤独无援、不被理解的苦闷心情。
三、(表格形式)
| 项目 | 内容 | 
| 诗句出处 | 杜甫《后出塞·其二》 | 
| 诗句原文 | “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 | 
| 作者 | 杜甫(唐代著名诗人) | 
| 诗歌类型 | 边塞诗 | 
| 诗句意境 | 苍凉、悲壮、肃杀 | 
| 诗中意象 | 大旗、落日、马鸣、风声 | 
| 表达情感 | 对将士的赞美、对战争的反思、对现实的不满 | 
| 诗歌主题 | 边塞生活、英雄气概、个人命运与国家关系 | 
四、结语
“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不仅是一句描写边塞风光的诗句,更是杜甫对时代、对人生深刻感悟的体现。它展现了古代战士的英勇与孤独,也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关怀与批判。此句至今仍被广泛引用,成为边塞诗的经典名句之一。

